close

陳柏宇

96級科技專業組 


幾個月前在研究室外頭閒聊時,

有人問過我:在清大科法所的兩年多,你覺得獲得了什麼?

當時的我還沒有仔細想過,也沒能給予清楚的答案,

或許,這篇文章剛好就充作當時問題的答覆吧。

 

「實質的東西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方法。」

這句話是我的指導教授不斷告訴我的,

也是就讀清大科法所的這兩年多來,我渴望去追尋的。

如果將來踏出清大校門,我真的抓住了些一輩子受用的學問的話,

我希望能驕傲地告訴自己,我學到了如何有效率地掌握一門學科的方法,以及如何撰寫一篇好的學術論文的方法。

雖說這兩者都還在學習中,不過探索的過程,聽到了許多寶貴的建議,也許有些想法可以跟學弟妹分享。

 

一、如何有效率地掌握一門學科?

 

浩瀚學海中,即便只有法學這個領域,

就足以讓人投入一生的時間仍難以學盡,偶爾還有溺水的危險。

更可怕的,是在有限的時間裡,當你尚未能掌握法學中的任何一門學科時,又有別門學科排隊等著你去學習,

甚至在這一波波浪潮中,那些你曾經走過的足跡已經開始模糊,甚至開始被自己遺忘,

這樣的經驗相信不少人有過,而我也不例外。

 

然而,法學不應該是這樣可怕的學科,讓人學了就忘,

關鍵在於學習的過程中,未必每個人都懂得方法,

而我也浮浮沉沉了許久,也被海水嗆過幾次,幸運地是尚未溺斃的我,從所上教授建議中持續修正自己的學習方法,

逐漸有點小小的心得,我將它概略分成幾點::

 

1.先抓出主題的核心與體系

 

法律的論述往往多且龐雜,在閱讀時未能先清楚「本主題所論述的核心」與「如何論述的體系」為何,便貿然踏入,

只會有種誤入迷霧森林的感覺,分不清方向,也分不清身在何處,等踏出樹林後就像失憶般,便忘了前一刻自己走過了那些路。

 

那麼,又如何抓出核心與體系呢?

最常見的有效方法,就是課堂上聆聽老師講課時,能「有意識地」留意老師所強調且重複的概念(或關鍵詞),並試圖將這一概念與其他講述的內容作連結,

且確定自己理解這些連結彼此間的關係。當然,順手在筆記上將其強調也是必要的,以防下了課在茫茫筆記中就找不到它的身影了。

 

不過另一個問題,是如何能「有意識地」留意到老師講課內容中什麼是被強調的概念呢?

遇到好的老師當然不大需要擔心這個問題,不過如果真的那麼背的話,我想「事前預習」將會有助於你在一片毫無抑揚頓挫的平穩語調中,

能增加你意識到核心概念的可能性。

 

假若你是想要自己從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中抓到核心與整個體系,而非倚靠老師的講授,

那麼從「題目」、「大綱」以及「索引所附的關鍵字」,或許你可以得到你所要的。

 

當妳先對於整個主題的核心與體系有大致的認識後,在每閱讀一個段落後,隨時回憶或回頭翻翻整個主題的核心與體系,

並意識到妳現在正閱讀的內容是想處理什麼核心概念,又處與整個體系中的哪一位置,

就好比旅人隨時留意著地圖位置,並看著那顆清楚指引著方向的北極星,便不怕在旅程中迷失方向而到不了目的地。

 

最後,當你閱讀完該書或文章後,另一個值得試試看的練習,是嘗試自己整理出一個你腦袋瓜中對該文章所理解後的大綱,

如此一來,將有助於你對主題的認識,並且對之後要談論的撰寫學術文章方面,將能更得心應手。

 

2.多多練習實例題(尤其針對於基礎法律學科)

 

無論是未來的司法考試,或眼前的期中、期末考,實例題無疑是多數的法律學科考試必出的題型。

面對這樣的題型,不僅考驗你是否能從題目中洞穿每個出題者所設計的爭點,也必須在極其有限的時間內,以適當的字句將閱卷老師所欲看到的答案有系統地寫在考卷上。

這樣的題型不在考驗你的臨場機智,而是在考驗你除了清楚該科的內容外,是否也能「熟練」法律人的答題論述模式。

況且實例題的練習,另一方面也能檢視你是否真的了解所讀過的內容,當面對這樣簡化的社會事實時,你能否加以活用。

更進一步,你甚至平常就可以試著拿你所學來檢視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將有助於加深所學的印象。

 

3.清楚每個法律用語的定義

 

「定義」對於學術研究與學習上都相當重要,清楚所學科目裡頭的法律用語、專有名詞的定義,是學會該科目的前提要件。

所以,當你閱讀時,或老師上課問到任何你不懂的用語時,記下它,並盡快將它查清楚,將可避免你在錯誤的基礎下還繼續的往上搭建。

而我卻是在碩二下學期才逐漸意識到「定義」的重要性,實際的做法我會找一本本子,每遇到一個重要或者是不懂的用語,便記在上頭,

並在查清楚後試圖用一兩句話將它的定義寫下,每隔一兩個禮拜就翻翻它去增加印象。

 

 

二、如何撰寫一篇好的學術論文

1.尋找題目

 

當你打算撰寫一篇學術文章,無論是短篇的學期報告、抑或長篇的碩士論文,「題目的尋找」無疑是相當令人頭疼的。

如果是短篇的學期報告的話,還可以從課堂講授內容中選取一個感興趣的主題加以發揮,

若是尋找碩士論文題目,除了想利用先前短篇的課堂報告來加以擴充成一篇長篇的碩士論文之外,

想要重新尋找題目的學弟妹,或許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1).先找出一個自己喜歡的領域,並從中尋找出一兩個感興趣的關鍵字

 

無論是生物醫學、環境、通訊傳播、國際貿易、法理學、民法、刑法...,

先思考有沒有一個領域你「非常感興趣」,而且「學習上沒有太大的困難」。

接著從平常學習該領域的過程中,想想有沒有你熟悉或喜歡的一兩個重要的關鍵字。

 

以我為例,在這兩年多的學習過程中,法理學一直是我相當感興趣的領域,

自然地我的碩士論文也會想寫這領域的相關題目。

接下來,從我過去聽課與閱讀法理學相關著述的過程,

我會想去寫一個在我目前能力範圍所能理解,且對法哲學領域有重要影響力的思想家,

所以我選擇了以「Rawls」為題目尋找的關鍵字。

 

(2).利用最初選取的一兩個關鍵字,在Westlaw資料庫中逐步增加關鍵字,限縮資料範圍

 

當你選取一個感興趣的關鍵字後(例如Rawls),透過Westlaw資料庫鍵入關鍵字去尋找近幾年(可以是近3年或5年,甚至10年)的相關文獻,

首先會發現還有8千多筆資料,所以我便試著從我想處理的Rawls中重要的某個觀念去進一步限縮(ex:difference principle)。

結果剩下6百多筆資料,為了再進一步限縮,如果你還有第三個關鍵字的話,你可以再鍵入它進一步限縮;

假若還沒確定要再如何限縮,可以從找尋到的一堆文章中,只看標題(或大綱),進一步去尋找更多感興趣的關鍵字,並將其一一記下,

以此類推,逐漸限縮範圍,去找到目前有哪些你所感興趣的題目正被處理,再從中挑出幾篇重要的文章優先閱讀,讓自己的論文題目逐漸具體。

最後有些明確的想法時,不要害羞,請鼓起勇氣去找你的指導老師(或所上相關領域的老師)討論,看看你的題目是否真的有價值,還是只是自以為...。

 

2.找尋資料

 

確定題目後,以題目中重要的關鍵字一一列下,以此透過將國內外的法學資料庫將相關文獻印出並作「重要性排序」。

依「與處理的題目的相關程度」、「在該領域的重要性」、以及「作者本身對該領域的重要性/權威性」來作重要性排序,

決定你資料閱讀的優先順序,以免在有限的時間內漏掉重要的文獻。

 

至於尋找國內外法學資料的管道可以參考下列的建議:

(1).國外法學資料庫:

    Westlaw資料庫:Westlaw算是尋找上最有效率且資料完備的國外法學資料庫,所以彭老師的「法學寫作」所教授的Westlaw使用方法可要好好地學起來,並多多和它(westlaw)親近親近。

(2).國內法學資料庫:

    a.月旦法學資料庫:對於國內學者的文章、專書大多可以從中找到並下載電子檔,不過缺點是該資料庫尚未取得所有作者的授權,所以仍有文章無法下載。

    b.法源資料庫:若要尋找國內法規相關的實務判決、判例、行政命令,法源資料庫是個極為方便的工具。

 

(3).其它:

    有些學術文章或碩博士論文無法透過上述資料庫取得,建議可以從學校電子資料庫中,透過「中華民國期刊論文資料庫」和「全國博碩士論文資料網」去尋找。假若沒有電子檔可下載,亦可透過圖書館的「全國文獻傳遞服務系統」去取得複印本,亦或哪天上台北玩的時候,順便去「國家圖書館」複印相關資料。

 

 

3.建構自己的論述體系

 

有了題目、備齊資料,接下來的問題在於你如何呈現它,關鍵在於你是否能架構出一個好的論文大綱。

不過這方面目前我只能提供一個我的指導老師教我的方法,

就是多看學術文章,在看到一篇學術論文題目後,試著自己嘗試架大綱,再與作者所建構的大綱相比,找出自己漏掉了什麼。

最後,在看完整篇文章後,試著看能不能提供一個比作者更完整的大綱。

總之就是多看多練習,道理很簡單,卻更需要持之以恆。

 

 

4.自我批評

 

有時候剛完成一篇文章,有些人會有一種不忍再看它第二眼的感覺,另外也有些人則是呈現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而這兩種卻都過於極端。

 

一篇用心完成的文章,即便像個畸形兒(譬如我的第一篇在科技倫理學寫的文章我就形容它是個頭大身體小、四肢萎縮的外星寶寶orz),

畢竟也是你懷胎好幾天所產下的寶寶,你應該作的是去正視看它,用評論人的觀點去思考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急待改進?又如何改進?

 

通常批評的著力點有幾個:

(1).問題意識:文章處理了什麼問題?套句忠正老師的話:「沒有要處理問題的文章,就只是在玩遊戲罷了」

(2).方法:提出的問題如何處理?為何要用這個方法處理?有沒有更好的其它處理方法被忽略?這問題最後是否真的被解決了?

(3).推論與前提:法學的語言應該是一種論證,每個論證過程,去想想推論所憑藉的「前提」是否合理可信?「推論過程」是否合乎邏輯?是否有邏輯跳躍或矛盾?

或者推論的結果是否不是必然而只是可能。

(4).每個段落環環相扣:就像一篇好的小說,每個人物或事件的登場總會在先前埋下伏筆或留下跡象,每個事件與事件間總是彼此串在一塊,不會有任何一段感覺是突然亂入的。

最簡單檢驗的方法,就是抽掉其中的一段,看是否對整篇文章有所影響,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這一段文字就真的來亂的,或者只是充個數罷了。

(5).形式完整正確:譬如引註格式、參考文獻格式等等,不懂的話建議可以參考一些國內著名的法學期刊上提供的投稿格式,而英文引註則可參考「Blue Book」的引註格式。

 

 

5.多寫多看XD

 

熟能生巧。

如果覺得自己意志力不夠堅強,不能夠做到「多寫」的話,以下提供幾門修過的好課可以提供作參考XD:

(1).法學寫作(碩一甲組必修)

(2).法理學

(3).法理學專題

 

如此累積就有三篇文章,平常再看看有沒有投稿的機會,多多嘗試,

畢竟要撰寫學術論文不可能靠聽聽就能學會的。

 

拉拉雜雜的說了一堆話,希望能提供給學弟妹一些想法,

也為先前的問題作個回應。

 

研究所的時間其實過得很快,

一千多個日子轉瞬即過,你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也有可能空手而來,空手而去。

關鍵取決於你的心態、你的行動,

如果你畢業的時候真的能帶走一些作學問的方法,

我想,無論你以後在學術或實務界,都能夠有很好的發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huil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