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學生: 碩二乙 黃彥嘉

    當初沒有什麼特別想法,想說在學生時期,有機會可以到不同地方看看,清大每年也提供相當多交換學生名額歐、美、中國、東南亞、日本等世界各地都有(但要注意是否有語言檢定要求),而我也因為亞洲經濟體成形,大陸市場龐大的緣故,所以讓我想來北京交換學生。當初在猶豫要去北京大學還是北京清華,在所長的建議及推薦下,順利申請到北京清華交換學生。

  來到北京,也馬上見識到校方行政人員的脾氣,加上平行溝通不良,剛來的幾天還真的是諸事不順,得靠自己多跑幾個處室來完成報到手續,不過幸好很快一切都就緒了。原先擔心的網路問題,也好在有台灣的學弟在此念書,協助了我們可自在的連上台灣網站

 

    456.png   

                        (北京清華東門)

    在這邊,碩士生是需要分專業的,這裡有環境法專業、法學專業、知識產權專業(智慧財產權)以及其他領域的專業,選課也跟台灣不同,台灣清華可以讓學生充分自主的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課,但在這裡,需要與自己的導師商量後,制定培養計畫,通常也都是老師建議的課,學生就得去上,而大多都修習自己專業領域的課,因此台灣這部分較具多元性。

  本學期我修了四門課,分別是「環境法專題研究」、「網路環境中的知識產權」、「國際環境法」以及「著作權專題研究」,旁聽兩堂課,分別是「宏觀經濟管理法」以及「財經法理與企業經營」。由於我還有一些學分未修畢,因此考慮到科法所的五大領域來選課,而與大陸學生對談中,也發現他們多在乎傳統法學部分,或是與財經相關的法律,因為對於司法考試以及市場需求最為契合。因此我修的課,人數都不是非常多,大陸法律的課程上起來不會很吃力,基礎法大多數的用語幾乎與台灣相同,只是在科技整合法律的課堂上,大多數還是由老師自行講授,與學生互動不多,也感受出台灣學生說話較為簡潔明瞭、較敢發言,大陸學生就比較默默地不回應,或是簡單的概念會敘述成複雜的觀念。財經法相關的課,往往就是兩百人的大教室,有時不早點去,還搶不太到位子,必須站著聽課,這情形在台灣還蠻少見的。

  整體來說,學生還是比較現實的,為了司法考試盡量讓自己是法學專業(也就是傳統民商法組),其餘智慧財產權與新興法學的部分都不太感興趣。但真正在做科技整合的老師,也都是國家層級的政策制定者或是諮詢者,我也都盡量把握時間與老師們對談。

  比較可惜的是,北京清華有開LLM課程,但是是獨立上課,因此不常遇到外國人,我選的課堂中,也是有外國人的,但他們多數已經很熟悉中文,因此對談比較少用到英文,他們的京片子可是非常正統,畫面還蠻逗趣的。

  校園旁剛好有歷史意義的圓明園及頤和園,風景都相當漂亮,也剛好幫歷史不好的我上了一課,而北京大學也鄰近清華,因此要去旁聽課程也相當方便。法律政治重鎮的人民大學,也在附近,只是時間及通車的考量,暫時沒有去旁聽的計畫。

  在北京,改變了我當初對於大陸的看法,學生的思想也不如我們想像的封閉,這個校園很美很大,一定得靠腳踏車代步,天天都有特別的地方,很開心來到北京清華,接下來的三個月,我會好好感受這樣的人文社會,再與各位分享。

123.png  

        2011.09.19 我在北京天氣晴-法學院明理樓 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thuilst 的頭像
    nthuilst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ILST)--學生部落格

    nthuil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